第006集《中医是如何把病治好的?》【民间中医传承之路】

发表时间:2024/07/16 18:00:58  来源:生机元梵心医学研究院  作者:刘科元  浏览次数:64416  

      今天是【民间中医传承之路】第006集《中医是如何把病治好的?》,这个话题在过去是有点多余的,因为国人人人都知道,在我们小时候,我们没有文化的妈妈奶奶在我们有点小病时都会在田间地头拔点野草煮水给我们喝,病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读的书越来越多,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却把我们传承5000年的中医常识也慢慢丢掉了,在西医横行的时代,甚至国人自己都不相信我们中国的中医了,所以我今天还是需要唠叨一下,中医是如何把病治好的?

       大家好,我是生机元梵心医学研究院刘科元,我是中医司令吕炳奎老师的学生,也是中医针灸名家石学敏院士的学生,这些年我拜师百多位,收集整理民间中医偏方、秘方上万个,希望可以为民间中医传承做些微薄之力,为民间中医发声,希望携手更多民间中医共同努力做传承工作 也希望民间中医人大家能放下芥蒂,不再抱着传男不传女、传大不传小、传内不传外等等的传统思维,以解苍生疾苦为重,怀普救之善心,必获上天大福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传承更多喜欢中医,愿意学习中医的人,为中华中医复兴而再次伟大做出努力,我个人认为中医一定是未来的民族自信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最近看到好几位名家教授建议国家出台中国中药材不准出口的建议,要出口只能出口中成药,这个建议非常好,未来有可能全世界的疑难杂症都要求中国的中医了,而且中医的复兴将加大中药材的需求,中国的农民药材种植也是为中国创富的产业链,总之,我认为中国的中医只要国家重视、支持,它一定是中华民族的魁宝,它一定是中国未来最重要的“芯片”。2024我将会发表一系列的“民间中医传承之路”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爱上中医学习中医的朋友们。

      人体与天地的关系:要用中医治病,当先了解中国医学的基本观念:生命三要素-日光、空气和清水,我们国人习惯称之为水清水、火日光、风空气,生命的维持靠此三要素。三要素对生命体地球产生的变化即对人体产生的变化-人为一小天地,发生不适应的症状,即为生病的主要原因。

      在天为日、月、星,在地为水、火、风,在人为精、气、神,此天、地、人三者是互通、互变的。日、火、神-太阳所发射的辐射能,对地球磁场产生的变化,乃为夏天热,冬天冷的主因,人体的血液含铁,受地球磁场的变化而生变化,热胀冷缩,血液中的铁份受热能而将水份蒸发排出为汗,受冷收缩而不出汗,在人体为心脏的作用,心脏神神即表示伸张,在时为夏天。近来气候大变,因矿藏被大量采掘,致地球磁场改变,地球磁场的变动,人体心血亦受影响,磁场安定,人心亦安定。

      月、水、精-月亮绕地球而运行,圆缺影响海水的涨潮、退潮,人体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水分,亦受月亮运行的变化影响,在人身为肾的作用,肾藏精,在时为冬天。星、风、气-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廿六:帝曰:星辰八正何时?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伯高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周天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一星期七天,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盖日月经天,有南陆北陆之行在天为四大部洲,在地为南北半球气候的变化。有朔望虚盈之度,故星辰者所以纪日、月之行,而人之荣卫,亦有阴阳虚实之应也。气候的变化,乃由二十八星宿调济日火月水所生,即对地球气候产生变化的作用,台风前后,我们可以感觉身体适应气候变化气压之不同,在人身为肝的作用。

附注:二十八星宿为: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人自出生起,即受日、月、星之气-水、火、风之作用,故人体因水火风而生长、发育,亦因水火风而衰老、死亡。人体的生命自出生至死亡即为气的活动,三分钟没有呼吸即断气了,气即为生命活动的主宰,没有气即没有生命。故生命体的活动作用即为气的作用。

      人的一生即精、气、神的活动,神为气的表现,气为精所化,男性泄了精,即觉没有力气,乃泄精后暂时无精可化气,故顿觉体力消失,而年轻人精气恢复迅速,老年人恢复缓慢。俗云:老人怕过年,病人怕过节,节即气节,如立春、雨水……立冬..冬至及农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节气即天地对气的变化调整、转变。

      老年人、重病患者的气血、体力衰弱,日火月水的交替作用,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在交节气时,气血调合不易正常,我们常可看到重病患者、老年人在交节气时的疲惫痛苦情况,节气过后又恢复正常或病情转重、甚至死亡等,节气即身体经络的交棒转移,病重者经络交棒不成而亡。

      精气神在人体随着饮食、气候、环境、情绪、时间不同而调整人体的变化。人体的出生、生长、发育、强壮、衰弱、死亡精气神对人体一生的调整变化分为阴、阳二气的作用:阳:阳推万物而起,是为生长、发育、强壮、早上的十二个小时六个时辰为阳,阳分为少阳、阳明、太阳三个阶段。

:阴尽万物而止,是为趋向虚弱、衰老、或生长发育终止之气,下午十二个小时六个时辰为阴,阴分为少阴、太阴、厥阴三个阶段。

少阳:为气之始发,虽然稚弱,但为有生机的阳,初生、嫩弱的阳,在时为子、亥,人从出生到十岁为少阳经气所司,在人体为胆、三焦经气的作用。

阳明:气已强壮,充满活力的阳,在时为卯、辰,人从十一岁至廿岁为阳明经气所司,在人体为大肠、胃经气的作用。

太阳:精、气、神之能强盛,活动能力达到极点为太阳,在时为未、申,人从廿一岁到卅岁为太阳经气所司,在人体为小肠、膀胱经气的作用。

少阴:阳气达到极点,开始收敛,衰弱之初象,在时为午、酉,人从卅一岁到四十岁为少阴经气所司,在人体为心、肾经气的作用。

太阴:阳气已衰,生长作用迟缓,生长、发育停止,在时为寅、巳,人从四十一岁到五十岁为太阴经气所司,在人体为肺、脾经气的作用。

厥阴:生长、发育之能已绝厥断,如日沉大地,阳光已不见,期待明日太阳之少阳重生之境,故肝有期门穴为经络气行完毕终止,始期之门穴,在时为丑、戌,人从五十一岁到六十岁为厥阴经气所司,在人体为肝、心包络经气的作用。

      精、气、神的生长、上升为阳,衰弱、下降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阳、阴中有阴。人的脏为阴,腑为阳,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上半身的阳经经络称手少阳、手阳明、手太阳,下半身的阳经经络称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阳。上半身的阴经经络称手少阴、手太阴、手厥阴,下半身的阴经经络称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阴、阳气在人身体随时辰之不同,而在不同的经络起变化作用,现代人称之为生理时钟,乃阴、阳二气在人体经络随时辰之移动升降运行所产生之变化也。

      许多病情较重的病患,病情会时好、时坏即因经络循环与天地电波-天干、地支相生、相克而呈病情的表现,尤其在交节气时更为凸显。精、气、神在人体的阴阳作用,自出生的每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日、每节气、每月、四季、每年、十年、六十年而作周期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称为周易,暨十二经络的循环变化称为易经


生机元梵心医学研究院,生机元医学研究院,生机元中医堂,刘科元,生机元,中医培训,民间中医培训,糖尿病逆转中医刘科元,糖尿病中医刘科元,民间中医刘科元,民间中医传奇刘科元,民间中医传承,民间中医绝技